各学院(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发展人工智能的系列决策部署,“加快构建高校新一代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全面提升高校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能力,推动人工智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和应用示范全方位发展,为我国构筑人工智能发展先发优势和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智能社会提供战略支撑”,“培养贯通人工智能理论、方法、技术、产品与应用等的纵向复合型人才,以及掌握‘人智能+’经济、社会、管理、标准、法律等的横向复合型人才”。学校决定举办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竞赛介绍
2025首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是一项以经济学、管理学及其他领域课题作为应用场景,考察参赛选手设计AI智能体(AI Agent)、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解决相应问题的竞赛。
二、参赛对象
大赛参赛学生为专科生、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所有学生。
三、参赛团队
参赛人员组成团队参加赛事。每个团队1~5人,其中1~3名队员,指导老师0~2人。参赛团队分3类,分别为高职团队、本科生团队和研究生团队
高职团队队员由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组成,本科生团队由普通高等院校的本科生组成,研究生团队由普通高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组成。高职团队中如果有一个及以上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则归类为本科生或者研究生团队,本科生团队如果有一个及以上的研究生,则归类为研究生团队。
参赛团队在大赛组委会官方网站上报名参加赛事,报名时要选择校赛的参赛地。
每个团队报名时须缴纳培训资料费100 元,组委会向参赛团队提供相应培训资料(电子文件)。报名时,团队可以选择通用和专项两个赛道。通用赛道为必选,专项赛道为可选(专项赛道可能有多个子赛道)。一个团队可以只参加通用赛道比赛,也可以参加通用和一个或多个专项(子)赛道的比 赛。
大赛组委会面向代表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征集基于企业发展真实需求的赛题,创设专项赛道。专项赛道参赛团队所提交的解决方案须符合命题企业要求。
四、大赛阶段
(一)校赛
校赛为大赛的第一阶段。参赛团队在报名时可根据团队成员所在高校选择在该高校参加校赛。如果团队成员由多个学校学生组成,可以任选其中一个高校参赛。
预期有 20000 个团队参加校赛。
校赛由各高校负责动员并组织报名,按照大赛方案包括评委资格要求、评审方式、打分标准等,在规定的时间内自主组织赛事,遴选出本校参加区域赛的团队。
各高校合计推荐 4000 个优胜团队进入区域赛,其中高职团队、本科生团队和研究生团队根据报名团队数量各占一定比例。各高校晋级区域赛的团队数量由赛区组委会根据该高校报名团队数量占该赛区比例来确定。
校赛阶段只进行通用赛道竞赛。参赛团队在校赛阶段的通用赛道如果被淘汰,也可以进入专项赛道区域赛甚至全国总决赛。
(二)区域赛【校赛通过后参加】
区域赛为大赛第二阶段。
在区域赛阶段,各赛区组委会将采取通讯评审和/或现场评审的方式,从 4000 个通用赛道参赛团队中遴选 800 个通用赛道团队晋级全国总决赛,其中高职团队、本科生团队和研究生团队根据报名团队数量各占一定比例。各个赛区晋级全国总决赛的团队名额由各赛区报名参赛团队数量占全国报名参赛团队数量的比例确定。
各赛区组委会从专项赛道参赛团队中,遴选至多 100 个团队进入全国总决赛。专项赛道如果有多个子赛道,则每一个子赛道最多可以遴选至多 100 个团队进入全国总决赛。
各赛区晋级全国总决赛专项赛道的团队数量由该赛区报名参加该专项赛道团队数量占全部报名团队数量的比例确定。
区域赛通用赛道可以奖励优胜团队和组织单位、指导教师,奖项分别为区域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优秀组织奖、优秀指导教师奖等,具体奖励情况由区域赛组委会确定并报大赛全国组委会备案。
(三)全国总决赛【区域赛通过后参加】
全国总决赛为大赛第三阶段。全国总决赛通用赛道参赛团队800个,其中高职、本科生和研究生团队根据报名团队数量各占一定比例。
全国总决赛专项赛道参赛团队至多 100 个,如果专项赛道有多个子赛
道,则每一个子赛道总决赛团队均为至多 100 个。
五、参赛选手(团队)报名时间以及作品提交时间
(1)报名时间:2025年3月16 日-4月15日
(2)赛题分发及作品提交时间:2025年4月16日-4月30日
(3)报名、缴费及提交作品系统: http://www.airace.top/
(4)AI平台(百度智能云千帆)链接:
https://console.bce.baidu.com/ai_apaas/dialogHome
(5)校赛评审及结果报送时间:2025年5月1日-5月10日
(6)区域赛作品提交、评审、颁奖及结果报送时间:2025年5月11日-5月25日
(7)全国总决赛作品提交、评审、颁奖仪式:2025年5月26日-6月15日
【说明】
1.组委会可根据情况调整大赛时间。如有变更,将及时通知各赛区组委会、参赛个人及团队。
2.以上团队数量均为假定值,具体数量以实际报名数量为准。晋级比例在比赛正式开始后会根据实际报名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六、报名事项
1.参赛团队需进入大赛官网 http://www.airace.top/ ,点击参赛指南,根据手册步骤完成报名
2.参赛队伍需进入qq群:1040174370,本校赛区通知均会在qq群中发布
3.报名成功队伍需发送团队报名信息表到邮箱1290584876@qq.com,命名例如“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大赛 本科生团队”。
报名表见附件3
七、大赛流程
(一)报名
组委会发布比赛信息,启动大赛报名程序并收集参赛团队资料。
(二)校赛
1.发布竞赛题目。组委会将提前 30 天分发 5 个指定赛题+1个开放(自选)赛题给各参赛团队。参赛团队在 6 个赛题中任选其一在 指定的平台开发 AI 智能体,提出解决方案。参赛团队通过大赛官方 网站在规定日期前把完成的参赛作品以(1)不超过 20 页的 PPT演示文档和(2)不超过 6 分钟的视频陈述方式提交上传。
2. 各高校按照大赛方案包括评委资格要求、评审方式、打分标准等,在规定的时间内自主组织赛事,遴选出本校参加区域赛的团队。各高校合计遴选 4000 个团队进入区域赛。
3. 入选区域赛的参赛团队可以对参赛作品进行修改,然后通过大赛官方网站在规定日期前把修改后的参赛作品再次以 PPT 演示文档+视频陈述方式提交上传。
(三)区域赛
1.通用赛道
(1)通讯评审。赛区组委会组织评委按照大赛方案包括评委资格要求、评审方式、打分标准等对区域赛参赛团队提交的参赛作品进行通讯评审,遴选参加现场答辩的团队。进入现场答辩的团队数量由赛区组委会确定。
(2)现场答辩。赛区组委会按照大赛方案包括评委资格要求、评审方式、打分标准等组织现场答辩,遴选出进入全国总决赛的团队及奖励团队。
区域赛组委会可以根据情况决定是否进行通讯评审或者现场答辩。
2. 专项赛道
专项赛道团队可以直接晋级区域赛。
专项赛道团队在规定时间从大赛官网获取竞赛赛题,在规定时间内以 PPT 演示文档+视频陈述方式(不超过 20 页的 PPT 和不超过 6 分钟的视频陈述)在大赛官网提交。
在区域赛阶段,命题企业将参赛团队提交的解决方案进行契合度审核评价和通迅评审,不做现场答辩。每个专项赛道进入全国总决赛的团队总数不超过 100 个,各专项赛道进入全国总决赛的团队数量根据该赛区参赛团队占全国参赛团队数量的比例决定。
(四)全国总决赛
全国总决赛分通用赛道和专项赛道,进行通讯评审和现场答辩。
1.通用赛道
全国总决赛通用赛道由 800 支团队参加,进入全国总决赛参赛团队的选手,可获颁全国总决赛选手证书。
晋级全国总决赛的参赛团队可以对参赛作品再次进行修改,然后通过大赛官方网站在规定日期前把修改后的参赛作品以 PPT 演示文档+视频陈述方式(不超过 20 页的 PPT 和不超过 6 分钟的视频陈述)提交上传。
(1)通讯评审
组委会组织评委进行通讯评审,评审出参加现场答辩的团队(不超过 200 支团队)。
(2)现场答辩
全国总决赛现场答辩阶段将邀请人工智能和经济学、管理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和大型人工智能企业的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并由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分标准现场提问、打分,确定最终获奖团队名单及获奖等级、顺序。
最终评审方式,由大赛组委会和全国总决赛承办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2.专项赛道
晋级全国总决赛的专项赛道参赛团队可以对参赛作品进行修改,然后通过大赛官方网站在规定日期前把修改后的参赛作品以 PPT 演示文档+视频陈述方式(不超过 20 页的 PPT 和不超过 6 分钟的视频陈述)提交上传。
专项赛道全国总决赛采取通讯评审或现场答辩方式进行。评审委员会由人工智能和经济学、管理学领域的知名学者,大型人工智能企业的专家及出题企业的专家共同组成,评审委员会根据评分标准现场提问、打分,确定最终的获奖团队名单及获奖等级、顺序。专项赛道如有多个子赛道,将组织多场答辩活动。
在一定情况下,通用赛道和专项赛道总决赛现场答辩将邀请电视台现场直播和网络直播(有延迟)。现场答辩结束后,将举办颁 奖典礼,授予获奖者证书。
八、奖项设置(暂定)
详情见附件1
注:商学院研究认为对研究生参加竞赛可以类似案例、竞赛等,给与满足毕业条件以及加分项。本科生可以按照国家级赛事,在综合测评当中给予加分。
九、实践赛题目范例
见附件2
十、校内联系方式
联系邮箱:1290584876@qq.com
联系电话:15831887705
联系人:王一涵
湘潭大学商学院
湖南国家应用数学中心
2025年3月27日